
岳塘新闻网7月30日讯(通讯员:张沙 向紫堇)为积极推动湘潭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7月29日下午,市委办二级巡视员赵志超带队到岳塘区荷塘街道,调研竹埠港、滴水埠的历史文化。
在湘江东岸,自古以来,因江中竹排常泊于此进行交易,故曰“竹埠港”。竹埠港码头始于明清,兴于民国及解放后,码头的宽约百米的港谷内流水不断,随港而下。一侧的杨泗庙为明朝末年所建,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,与庙门口100米处的两株古樟树一同见证着湘江水涨水落,码头船来船往;因一段崖石伸向江边,石上藤萝下垂,常年滴水,这是“滴水埠”的由来,因滴水埠地势高,通往滴水埠码头的麻石台阶为了方便当时运货的独轮车上下,台阶中间还留下了车辙的凹陷印记。滴水“横街”与“直街”交叉路口附近斑驳的“重修滴水埠”石碑和曾经热闹的各种膏盐矿公司、“望湘楼”等店铺则跟当地老一辈的居民的记忆一起记录着滴水埠的兴衰。走在通往滴水埠码头的石阶上,听着当地老一辈居民诉说滴水埠曾经的繁华,看着眼前的保留下来的历史印记,赵志超建议,区街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滴水埠码头独特石阶、“重修滴水埠”石碑的保护。
据悉,调研组一行后续还将调研该街道辖区内的巫必达墓、七星塔、黎锦嵩墓等地,助力该街道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。
责编:张阳婷
来源:岳塘新闻网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